当前位置:首页 >文化沃野
 
乡 土
来源:李晓波 发布时间:2021-11-17
  

   谈到乡土不得不提费孝通《乡土本色》中讲: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“乡土性”。这“乡土性”包含三方面特点:一是“乡下人离不了泥土”;二是靠农业谋生的人是“黏着在土地上的”,定居是常态,迁移是变态;三是聚村而居,终老是乡。
  而我初识乡土是“晴时一身土,雨落两脚泥”,无论穿着多么华丽的衣裳,街道溜一圈,地里走一趟,顿时重返土里土气的乡下人,洋气不得。因此小时候听闻村里面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,既羡慕他人的学习能力,又为能远离这泥泞的家乡而感到高兴。所以小时候竭力学习最原始的动力就是逃离家乡,挣脱“农民”这个卑微的职业。
  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,直到外地求学,环境变了,周遭大部分是陌生人,乡土的熟悉身影就消失了。想家就成了逃离家乡的障碍,外在世界的新奇被这一捧乡土冲抵的荡然无存。而后竭力克制想家思绪,转移到认识新同学、新的事物上来,就这样还是会在放假回家头一晚,兴奋得睡不着。直到结伴骑着自行车看到熟悉的羊肠小道、烟囱、瓦砾,脚蹬会不自觉得越踩越快,像极了正在收线的放风筝人。
  “耕耘学子迎花开,怎忘乡土养育情”,有多少从农村出来的学子,带着希冀,麦田里承载着颗颗粒粒细碎的梦想,开始了大学生涯。其实从农村出来的我们,很少感激这样的出身,总是把目光关注到那些落落大方、见识渊博的同学身上,感叹生不逢时。现在来看,如果没有这片热土和辛勤的农民,我们的肠胃就会变得饥饿,大脑就会变得空虚,就会丢掉文化之根、精神之源、文明之硕果。所以这片热土教给我包容,让我学会思考、懂得感恩,认知“春生夏长、秋收冬藏”客观规律;学习“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、因势利导,因情施策”发展趋势;感动“只有扎根泥土,才能懂得人民”的扶贫之花,奉献是人生意义最好的注释,这是乡土最无声的教诲。
  梁家河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,呈现了最真实的乡土中国,让他清楚地知道人民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,他说:“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!”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,如果说我们走向成熟、获得成功,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说贴近实际,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、获于此”,乡土性既体现了从基层做起、注重实干的务实精神,又反映出改造世界的马克主义哲学思想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,“村风村貌换新颜,乡村振兴谱新篇”。国庆节假期回家秋收,印象中到了傍晚时分,空中都是弥漫着燃烧玉米杆呛鼻子的味道,现在秸秆还田,即环保又高效。我想这应该就是总书记的谙熟民情吧,让这些黏着泥土的人们,即享受着泥土带来的馈赠,又不失一位农民生命的尊严。
“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”那些“逃离”家乡的人们,终老又回到了生命的原点。背井离乡奈何处,落叶归根终有时。乡土成了心灵的归宿,人生的彼岸。

 
 
  
 
 
   
版权所有: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
网站备案:京ICP备09039025号
地  址:北京市顺义区机场东路2号中国冶金地质4号楼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