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文化沃野
 
致敬——水稻之父
来源:市场经营部 李少栋  发布时间:2022-04-01
  

  又是一年春草绿,又是一年清明时。
  比起春节的团聚、国庆的壮观,这个节气,可能略显沉重。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,对清明节的初次了解还是来自小学课本——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回味年少时,每年临近清明,在我脑海中会出现一副优美的画卷,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,来来往往行人甚多,一位小牧童在安逸的挥着鞭子放牧,此时一位老人路过,俯身借问小牧童,小牧童遥遥指向远方朦朦胧胧的草房……
  然而年少的时光总是短暂的,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长大,渐渐的,每逢清明,心里总是会有些许的黯然神伤。
  就在2021年5月22日,一条新闻让我感到悲痛,“共和国勋章”获得者、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,因多器官功能衰竭,在长沙逝世,享年91岁。当袁老逝世的准确消息在官网公布的时候,从13:07分开始,朋友们都自发地在朋友圈里表达着对老人的敬重、悼念和告别,大家不分年龄、不分地域、不分职业,有人从百公里之外驱车为袁老送行,有人整夜守在殡仪馆外边为他守灵,有人为他写诗作赋,有人为他塑像献花,用真切的情感陪伴这位值得尊敬的老者走完最后的路。是他创造了水稻亩产突破3000斤的世界纪录,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,是他、改变了全球的粮食共计,是他、让中国把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中。
  致敬袁老两个梦,一个是禾下乘凉梦,他说:“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,穗子像扫把那么大,颗粒像花生那么大,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。”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,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!”袁隆平院士穷尽一生圆这两个梦,把梦撒在祖国大地上,把功勋写在大地上,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淡淡地说:“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,应该继续努力!”
  致敬袁老赤子心,愿做一粒好种子。为了让所有人远离饥荒,为了科学上的突破,投身于农学,一去便是一辈子,他埋头苦干,亲自试验,带着坚定和执着,立志要让生命的种子长出满满的稻穗,于是这颗种子经历50年载的淬炼,从一般杂交水稻到超级杂交水稻,从100公斤到500公斤、700公斤、1000公斤、1200公斤、1500公斤,一步一步向科学的高峰发起冲击,不断产出更多数量且高质量的粮食。田地间、实验室里,他甘于寂寞,孜孜以求,虽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失败,但他用生命诠释了“生命不息、奋斗不止”。
  致敬袁老平民心,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。与其说袁老是一位科学家,倒不如说他更像一名普通的农民,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田野,收获着泥土的芬芳,散播着金色麦浪,洋溢着朴实的笑脸。他让我们忘记了他的年龄,以为是上天派来的守护神,让我们所有人远离饥饿。他爱好体育,喜欢下棋,爱好音乐,这样一位“多才多艺”的英雄我本以为他会一直活在那里,与日月同在。可是,他这次却没能遵守约定,突然就丢下我们独自远行了。因为袁老,中国人,不再仅仅是不饿肚子,我们更加自信,更加勇敢,国士无双,吾辈幸福,袁老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。
  袁老的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,净化了我们的心灵,更重要地是启示了我们:人这一生,不应该被浮躁的欲望填满,而应该多一些脚踏实地地努力。冶金地质人就是这样,遇到困难不退缩,遇到挫折不屈服,以一流的精神状态,一流的工作标准,一流的能力本领,一流的作风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
  风吹过稻田,翻滚着稻香。我走在田野间,远方传来悠扬的汽笛声,时而缓慢,时而急促,我亦然想起袁老,此后稻田里的每一粒麦穗,都化成了思念,飘向远方,回到了天上。

 
 
  
 
 
   
版权所有: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
网站备案:京ICP备09039025号
地  址:北京市顺义区机场东路2号中国冶金地质4号楼
官方微信